澄境艺术网

鉴赏
分享到:

 唐勇力

简历: 唐勇力,1951年出生于河北唐山。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介绍


        唐勇力,1951年出生于河北唐山。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代表作品有《木兰诗》、《大唐遗韵》、《敦煌之梦》系列作品等,《新中国诞生》参加2009年“重大历史题材展览”,同时在全国十大城市巡展。作品参加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参加“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等国际国内各类型的美术作品展及学术研讨活动,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国内外各大美术馆收藏。著述论文50多万字,出版个人专著和个人画册30余种,主要包括《厚德载物——唐勇力中国画教学理论文集》、《美术学院30年——唐勇力》、《唐勇力教学课稿》、《工笔画的写意性》、《中国人物画造型基础教学——线性素描研究》、《高等美术教育特色教材——唐勇力——素描、创作、写生三种》等。





唐勇力经典作品欣赏:


唐勇力-新中国诞生‘创作稿


中国画笔墨散谈

文/唐勇力



当下笔墨三种

    一、 注重对传统中国画经典作品的临摹,从中揣摩“笔墨”技法,精研宋、元、明、清大家的画风、特点,研读古人画论、诗词等,苦习书法。对印章、鉴赏、收藏也要十分热衷。临摹、写生、创作三者结合,偏重对临摹的理解。在当下中国画面临西方艺术的冲击,多元化、多样化的状态下,仍然坚持对传统绘画的学习;对“笔墨”的研究(以浙江美术学院为代表重传统的教学体系)。然而,不一味地钻进传统里不出来,勇敢地面对现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融合其艺术的营养,开拓“笔墨”语言的广阔天地。



唐勇力-新中国诞生‘创作稿


  二、 笔墨从感性经验中来并回顾传统。这样的“笔墨”学习历程,以西方的素描、色彩进入绘画,全方位地接受着体面、光影、透视等西方观念影响,很少接触中国画,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经过对传统的学习、研究和认识的经历,实际上仍然是以自学式学习“笔墨”,凭着写生及创作经验认识、理解“笔墨”。有些画家本身也没有很好地学习过传统,由其它绘画转过来,自学或自研一些传统,也不能深切地把传统艺术精神理解。尤其是对“笔墨”的认识、掌握尚待提高。


     有悟性,有才情,勤奋耕耘的一些人,在大量的创作实践中,从直接的感性经验中,摸索出具有极至个性的“笔墨”样式,作品的“笔墨”结构和形式很少有传统面孔,大力张扬个性。在走过很长一段创作过程之后,发觉缺少传统的东西,开始意识到传统的重要,于是便回过头来,很实用地学习传统“笔墨”,研究传统。

          无论是以临摹入手,集“笔墨”共性技法于写生、创作而成自己样式:“笔墨”语言为家者。还是感性经验出发,从题材、内容中探索出风格、“笔墨”语言之后又回补传统而成者。笔者认为均可为大成者。正如一句俗语:从内向外打,从外向里打。二者方式都可继承、创新传统文化精神的“笔墨”。



唐勇力-新中国诞生‘创作稿


    三、 当下实验性“水墨”的探索并不是说现代水墨之路是由“笔墨”而成,那些受西方现代艺术观念影响的画家,完全反叛传统,远离传统,不管画家以前是有传统功底或完全由半路插进,都无从重要,他们仅是以笔、墨、纸等为材料,表达自身内心中的观念与心性罢了。他们并不在意何为“笔墨”,“笔墨”是什么,起什么作用。然而,实验性水墨却给传统文化精神的“笔墨”提供了参照。


唐勇力-新中国诞生‘创作稿


  困惑中的“笔墨”

    传统的“笔墨”是清晰的,当下的“笔墨”却是混沌的,这有观念、思想方面对“笔墨”认识的困惑,又有实践中认识掌握“笔墨”的困惑。多元化、多样化的艺术状态中,中国画的“笔墨”鱼目混珠,好差混杂。而且各唱各的调,各组各的团。对“笔墨”的潜心研究、用功却很少见了。实用主义、机会主义在中国画坛中的无时不在,使得中国画这个民族文化艺术体系中的画家队伍杂乱,“笔墨”焉能不困惑?

 “笔墨”前景的估计

    中国画以“笔墨”为本体语言,是极高雅又极通俗,极富人性的平淡天真,“笔墨”表现的“气韵生动”重气格,重品格,重人格,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永远吸引着人们迈入具有无穷魅力的殿堂,无论你年青的时候怎样仰慕西方文化,只要你是中国人,待你年老的时候一定会回归传统。这是实践已经证明了的。


唐勇力-新中国诞生‘创作稿


   一、“笔墨”是发展的。“笔墨”的地位、意义、标准从来无任何人否定过,“笔墨”仍然按照自身的规律滚动着,以渐进的方式在延伸。立足传统,拓展、选择、扬弃、借鉴、融合,不断地增加新的因素,使“笔墨”换新貌,“笔墨”的审美核心,仍然以天人合一,造化心源,传神写意,中庸和谐,气韵生动为标准。当代众多画家以继承传统为原则,双向学习,借鉴融合为过程,自立面貌为目标,坚持不懈地探索,走“民族性、时代性、个性”的中国画之路。

    二、 “笔墨”的反叛式。以无笔的“笔墨形式游离传统笔墨”的规范之外,抛弃用笔的讲究,在抽象的形式组合下,以色彩、造型、构图抵消传统书法用笔式的“笔墨”。在换位、变异过程中,把“笔墨”等同于材料,化成视觉符号,任意地使用,再做一种“笔墨”运动。脱离了写的意义,在丢弃“笔墨”的同时,力求建构新的水墨形式。

     三、 “笔墨”在色彩上的探索。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从九十年代开始,一些画家开始探索以色彩为主,以墨为辅,以线条作为形式中的构架,寻求水浑、透明、空灵、滋润、生动的画意境界。书法用笔已退却为次要地位,其语言技法以“染”为主,略辅皴、擦、点、画,借鉴西方的现代形式构成和色彩的丰富性,当今的世界是色彩的世界,色彩更加能够表达人生和人性的一面。因此,以色彩为主的“笔墨”方式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艺术顾问


龙 瑞王明明 邵大箴
贾广健陈 鹏程大利
卢禹舜张江舟黄格胜
范 杨高卉民詹庚西
张志民刘 牧邢少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