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预告】大山堂堂——王耘山水画展在西安即将开幕2019-10-31 19:20
王耘山水画展 展览时间:2019年11月9号上午10时 展览城市:西安 展览机构: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 展览地址: 西安市劳动南路118号 大山堂堂——王耘山水画展在西安举办 作品欣赏和名家点评 ——程大利(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原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原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画艺委会会员,全国美展评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朴茂灵韵说王耘 来自古都西安、身为穆斯林的王耘,走的是一条传统的中国文化路径,他笔下的丘壑、溪流、树木、云气均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样式。 ——翁芳友(中国国家画院教学培训部学术编辑、书画家) 深雄雅健自苍茫 西安王耘兄是京城程大利先生非常欣赏的一位弟子,这对年过五十的画家王耘来说是很有意义的,虽然,我不知道他先前从艺的经历,至少,于此我们可以有两点比较真切的感受:一是程先生的欣赏,以他的目力与境界,笔墨能得到认可的自然不是庸常之人;二是在人生知天命之后,王耘的艺术创作正在蕴蓄着一个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世界。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这一点,我相信王耘兄是非常清楚的。 在读王耘的画作中,我能感受到他多年苦心经营的笔墨里有着一种属于生命的深沉与厚重,这种意味既是他的人生风景,也是他的人生,或者说,作为艺术家的王耘来说,其实,在很多时候,他是一个虔诚而孤独的寻觅者,在他充满生机的笔墨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与探究。他的画,在当下来看,我以为至少有三点值得关注:一是笔墨的纯粹。对于一个中国书画家来说,我一直坚持着对传统笔墨语言的敬畏,可以说,一个不能真正读懂中国传统笔墨意味的画家,最多只能在自己浅薄的世界里面制造一些媚人的东西,这种隔靴搔痒式的创作与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山水精神是相去甚远的。在王耘兄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北方人实实在在的笔墨与书写状态,这恰恰是中国山水画写意精神最核心的东西,这种纯粹的状态,让他以一种进退裕如的方式在中国的山水中自由徜徉。二是诗意的风度。中国的绘画艺术,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因为与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关联,所以更多的强调诗性的表达,在绘画中,他强调的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呈现的是一种经过心源“内化”而升华的东西,是一种诗意与雅化结合后的呈现,而不是简单的“应物象形”。在王耘的作品中,无论是山水,还是花鸟,不论巨幅还是小品,都有着一种诗意鲜活地充盈其间,这一点,自然让他的作品增添了许多耐人寻味的东西。三是图式的寻觅。对一个艺术家来说,这一点显然是最为重要的,敬畏传统、滋养文心、图写自我,当是一个艺术的自觉追求,或者说,这是证明一个艺术家是否真正具备大家气象的重要标准。在他的作品中,虽然还是传统的笔墨,但显然已经有了他自己的情感,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他自己结实的影子,我相信,在他深雄雅健的笔墨中,应该有着许多令人心动的期许。 愿王耘兄笔墨纷披,高情远致,日臻化境!聊作一绝相赠: 读王耘的山水画 艺术是一种人生的体悟,也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的表现,中国历来都非常注重艺术的非物质性因素的追求,诸如神采、格调、境界,这些都不是完全与技法和物质性表现有关的,这是与西方艺术的追求有所不同的。从本质上说,中国艺术最核心的是要表现人的一种精神与状态,我觉得在王耘的画中,我们是能感受到这种人的精神与状态的。读王耘的山水画之前,我读过他的写的一些文章、随笔,从他的这些文字中我感受到他对于绘画的执着,也能看出他对绘画的理解 在面对传统与当代、中国与西方等等当下的时尚问题时,他倾向于前者,他对传统有着一种真诚的敬爱,这从他的文字中有所表现,在画上也是一致的,我觉得他是真诚地喜欢传统中国画所营建的文化氛围。在他的笔墨间流露出的一种真挚朴实的情感,是对传统的一种思考、继承,更是理解,在他的笔下没有狂烈激昂的表现,就是大作品,也表现得相对平和,不激不厉而能风格自现,表现出的是一种生命存在的真实状态。 他对传统的中国画、文人画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与学习,从他的作品中能感受到良好的古法传承,似乎也能看到四王或是董其昌的一种作品的风格影子,但表达又有一当代的特性,或许一种表达方式,是对中国传统绘画传承的一种继承。他的作品构图严谨,强调笔墨表达,在意于对笔法与墨法的表现,注重线条表现力,强调线条的构成方式,非常注重疏密浓淡与曲折的变化,笔墨间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意韵,表现出一种平和中正的审美意象,有一种温婉平和的美感。 当下的中国画承受了诸多的非议,而客观地说中国画在人物画与工笔画的表现技法及开拓方面有着诸多的突破与新境,当代画家造型能力的提高、新材料及新方法的探索运用、视野及创作理念的开阔等方面都是值得称道的。但存在的弊端也日渐突出,集中体现为写意精神的式微与沦丧,写意画尤其是写意山水与花鸟画,相对于民国及前代中国画代表人物,可谓堪难继踵。这是因为当代画家大多都“营养”不足,表现为赖于生成画境的文化的阙失以及笔墨的弱化,所以造型准确而无境界,风格强烈而无品味。而同时令人欣喜的是有一批胸怀抱负、功力扎实的中青年画家,已清醒地认识到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与灵魂所在,并进行着不懈地实践探求,王耘即是其中的一位。 王耘的山水画具有深厚的传统底蕴,用力于宋元山水画的继承与临习,并吸收现代山水画家的一些表现特点,构图丰富,颇具视觉感染力。其绘画已摆脱了今人多存有的“制作”现象,回归到性情与笔墨上。其用笔清朗,笔笔分明,以骨法为尚,沉厚自然;用墨上淡不虚浮,浓不凝滞,而能浑融一体。更难得的是其绘画格调清新不俗,不仅具有笔墨韵味,还注重了意境的营造与拓展,生发出了引人品味的内涵。相信其随着艺术个性的创新与增强,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陆明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可以说,中国自艺术产生以来,每个时代,艺术都存在“师古”形态,这种形态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不可或缺。 “师古”形态是中国所历时间最久、所达范围最广、所从人数最多的一种形态。“好古”是中国人的一种情结。“师古”是中国人学艺的必由之路。古人创造了一系列独特的范式、经典的技法、独具的审美标准以及其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情结深深的影响一代又一代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体现了文化的传承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发展。 “师古”是中国画学习的正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古人技法以及范式的学习。这多体现对绘画面貌的承袭。古人创造的技法、范式是经过千百年来集体智慧的锤炼与检验而成就的,是我们遵循的准则。他不能也不会因为为某些激进者即所谓的革新派一笔所能抹杀的。他是遵循大道的人类智慧之果,值得我们效法学习。观王耘先生绘画,可以明晰感受到他对经典技法、范式的借鉴与学习。或取法宋元、或受业明清,笔笔可知有来路。 二是对古人审美意境的学习。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在绘画领域的具体体现。它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以及审美取向。司空图在其“二十四诗品”中对诗的审美做了总结,这些审美标准可以说就是绘画的审美标准。对技法、范式的学习目的是为审美意境服务的。不表现审美意境的激发范式是空洞的乏味的。王耘先生亦深明其意。所作或沉雄、或清雅、或野逸,笔随意转,很好的体现了意与法的统一。他对中国绘画诗意化的崇尚以及对“中正平和”中庸之道的追求体现其对古人审美意境的精准把握。 三是对古人之心的追求。石涛在其《苦瓜和尚画语录》中提倡“师古人之迹,更师古人之心”方能一出头地。其师程大利先生名其斋号“师心居”,体现其对 “师心”重要性的深刻理解。“师迹”是手段,是追求古人之心不可或缺的过程环节。“师心”是学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是一种更加自由开放的活的学习。古人成功,无外乎“师古、师自然”然后归于“师心”。古人、自然是外在,只有经过自心对其消化吸收变成自我营养,然后出之于心方得大成。诚然,王耘先生对古人之学习已然可观,在此基础上若能更多关注“师自然”、“师心”,可获大成。 期待王耘先生大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