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广健:如何理解“不变的中国绘画”? | 《艺术市场》“高峰之路”专题之“花鸟篇”2018-04-28 08:39来源:本文刊于《艺术市场》2018年4月刊
“高峰之路——新时代语境下的中国画传承与创新”大型系列活动由《艺术市场》杂志社主办,《艺术市场》惠风书画院、《艺术市场》美术馆承办。为了对“新时代语境下的中国画传承与创新”这一命题进行系统梳理,并对相关艺术家的成果进行理论探究,我们将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与呈现,选择当代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就其作品和此命题进行深度访谈,希望借此契机让每位艺术家主动树立“高峰意识”,探索通往“高峰之路”的思想、方法,主动承担起复兴文化中国梦的历史责任,将“新时代语境下的中国画传承与创新”提高到新的认识高度。 中国画要发展,要再现中国画创作的新高峰,必须做到传承与创新,这应该是广大艺术家的共识,但如何传承、创新,如何面对当今艺术领域“有‘高原’缺‘高峰’”的难题,本刊推出“高峰之路”专题,由《艺术市场》李回源策划,特邀花鸟画家七位:老圃、刘德扬、晁谷、贾广健、王奇寅、乔宜男、徐裕颂,以期引起广泛的讨论和深入的思考。 贾广健 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教授、青年画院副院长、国画院专职研究员,天津画院院长,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中国画学会执行会长,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特聘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工笔画学会理事,天津市第十一届青联常委,曾被评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全国“四个一批”文艺名家,曾任全国第十二届美展中国画评委。 贾广健 贾广健入手学习中国画是从写意花鸟开始,后以工笔、没骨花鸟画闻名,其作品既涵盖了宋代院体画的精致严谨,又吸纳了清代恽南田没骨花鸟的清新脱俗,还借鉴了西方水彩的色彩元素,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对于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贾广健提出以不变的角度去审视中国绘画的传统,以探索中国画最本质的精神内核。 寻找中国画的精神内核 《艺术市场》:请问你如何看待中国画的传统?在你看来,中国画有哪些“讲究”? 贾广健:中国画是慢的学问。我学习中国画是从写意花鸟画开始的,喜欢八大、徐渭、吴昌硕。那时候一个晚上就可以画上十几张、几十张,大大小小的贴得满墙都是,怎么也慢不下来。敢下笔,敢画大画,粗笔大墨的倒也表现出一些率性,情绪和精神的朴素也是可贵的。但是,进入一个创作的状态是从一种渴望和慢慢寻找开始的,那就是越过前人的笔墨开始慢慢地关注自然,关注那些普普通通的自然万物,常常为朴素的自然所感动。我终于开始用笔墨尝试着去表现内在的那种感动,东寻西找,不知不觉竟然慢了下来。从放逸不羁的笔墨挥洒,转而以春蚕吐丝般的线条幻化出如梦如幻般静谧、幽远的意境。 中国画又是法、理、道的统一。很多年前我曾请朋友刻过一方图章,印文是“大法通道”。我想,“法”“理”“道”是由形而下至形而上的三个层次。也就是由“法”至“理”,由“理”至“道”。最后达到三者的统一。这也是我多年的创作实践与教学实践始终遵循的准则。 贾广健《初夏》32×41cm 2011年 《艺术市场》:对于西画的学习以及西画对中国画的影响,你如何看待? 贾广健:“不变的中国绘画”是我近年提出来的一个学术命题。经过对于中国画问题的长期思考和实践,困扰最多,至今也绕不过的一个问题,即是传统与创新的问题。从新文化运动以后近百年来,“变革中国画的主张”讨论至今。因为“西学东渐”人们看到了西方文明先进的一面,同时也看到20世纪初期中国科技文化落后于西方的现实,变革一时间成为那个时代的声音。然而,变革无非是以西方的标准去变。事实上,这种倒向西方的变革主张在当代应该值得我们深刻反思。世界民族文化传统各异,并存、互融则是和而不同,也并非可以相互取代。“不变的中国绘画”的主张并不是“保守”和“僵化”,只不过是站在中国文化立场上的一种反思。以不变的角度去审视中国绘画的传统。中国绘画的本体思想与审美理想必然有其恒定的内核,找到什么是中国画不可以变的,也就接近了中国画最本质的精神内核。总之,中国画只能变体,而不能变种。 我们常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然而我说,中国文化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精微和广大都是无限的。我们无意于改变西方,西方却不断地改变着我们。中国文化精神恒定的价值是永远不变的,改变的是我们离它却渐行渐远,越是如此,也就离本质和内核更远,回归立足于中国文化本体上的认知,来探讨中国画变革和发展才是一条正道。 贾广健《妙香》180×95cm 2008年 以古为新,正视“程式” 《艺术市场》:你曾表示,作为一个中国画家,首先要能够领悟传统的真谛,此外,画还要是“新”的,“常看常新”的才是经典作品。请问你所说的“常看常新”应该如何理解? 贾广健:我曾提出过“以古为新”的观点,中国画内质上有一种贯通古今的艺术精神和主线,首先要传承传统的东西,吸收以后,再寻找个人的面貌,古人讲“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应该说“师古、师心、师造化”是我崇尚的创作原则。师古就是传承古人的优秀传统,师心就是尊重自己面对自然的所感所悟,并形成自己的艺术思想和语言进行表达;师造化,就是体味自然和生活的哲理。 传统并不是让人不断地去重复,重复就没有生命力了。要不断地去阐释它,挖掘其内涵。为什么一些画百看不厌,那就是经典的东西,那就是传统的魅力,那就是我常讲的“常看常新”。 贾广健《秋来犹有残花艳》90×90cm 2009年 《艺术市场》:作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能否谈谈你的教学理念?在中国画教学中,应当如何正确看待中国画的程式化? 贾广健:程式化是中国画的一个特点,不仅仅是传承的特点,也是形成自己创作语言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什么是程式,程式就是古人总结、概括的一种笔墨表达技巧。 中国画的程式应当是非常重要的,包含了中国画的笔墨规律。但反过来说,笔墨从程式转换成个人的东西,这可以顺着传统的路子去体验和发展,比如说,黄宾虹就是很典型的一个范例,他从笔墨、程式到转换成个人的语言形式,这就是从传统到自我,是延伸和发展同时也应该是创造。比如齐白石,他给文人画注入了生机,有很可贵的东西,而这些恰恰来源于生活,所以画面给人很鲜活的感觉。以传统文人画的标准来衡量齐白石,有的可能就不符合传统的审美格调。但他的画为什么能抓住人们的视线,是因为他能生动地表现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和感动。 贾广健《玉瘦香寒》68×45cm 2010年 对自然敏感,对艺术有恒 《艺术市场》:作为当代没骨花鸟领域的探索者,你在技法形式上不断尝试新的改变。但我们可以看出,你的作品从不会脱离生活和自然,请问你如何看待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贾广健:随意散落在案头的海棠果、嫩黄的秋叶,可以点染出一幅精致的画面⋯⋯这些都因为对于自然的吸引和感动才产生艺术的灵感和创作的冲动。但如果对自然是冷漠的,对眼前的事物视而不见,是无法产生这种灵感和冲动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兴趣使然,如何对待自然、如何观察自然、如何发现自然,又如何表现自然?这一切都与态度有关。因态度而关注,因关注而感动,因感动而表现。 蒲塘的荷花却不忍伸手去采,尽管在画中无数次题“采莲染的指头香”的诗句,但亦从未把亭亭玉立的荷花采回来置于案头来欣赏。这都是因为对于自然的态度而产生这样的结果。怎样爱那些花草、那些自然的生灵,是缘于拥有怎样的一颗心灵才以如何的态度来对待自然。对我来说,花开花落是很大的事,因为她牵动着我的心,这就是一个艺术家对待自然的态度。对于自然的敏感是一个花鸟画家独特的品质。 贾广健 《如意百合》 53×45cm 2009年 《艺术市场》:中国绘画的当代创新,或者说中国艺术的新时代高峰之路,需要解决哪些文化问题?对于当下的青年艺术家你有哪些建议或期许? 贾广健:对待艺术的态度,贵在有恒。有恒心才能有静心。有恒心才能有对艺术始终如一的态度。对艺术的态度因有恒心而初心不改。艺术的劳作应该是快活的,艺术创造也应该是愉快的。不论是西方的大师梵高、毕加索、莫奈、雷诺阿、莫迪里安尼,还是中国的先贤八大、石涛、龚贤、恽南田、吴昌硕、齐白石等,他们每天无不在享受着艺术创造的快乐。美都是让人愉快的、美也是抚慰心灵的良药。艺术家给人们奉献出的应该是心灵的良剂而非苦药,这些也全因创造艺术的态度和欣赏艺术的态度而不同。 在我看来,艺术家做艺术以外的任何事都是难事,小事也是大事。态度越是认真就越是自为其难,但不因其难而弃之,也是一种态度。这也是艺术家的恒心、诚心、善心,也是功德心。一点点的光辉也许很快被时间的尘埃所淹没了,但终归是存在过的。甚至即使被时间的尘埃所深埋也不用去患得患失,这也是艺术家应该有的人生态度。艺术家的生活、艺术家的人生也同普通人无二。不同的是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可以看得见的痕迹。艺术家对待人生、对待艺术的态度也都写在了他的作品中了,无论经历多少风雨,无论有多少的沟沟坎坎,对艺术的一颗初心不改。态度决定一切,一切因态度而改变。 贾广健 《碧水金荷》 76×68cm 1998年 贾广健《菊有佳色》纸本设色 32×41cm 2003年 贾广健《榴实呈瑞》纸本设色 32×41cm 2001年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澄境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澄境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