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这60年——李秀实艺术回顾展”即将在中国美术馆举行2017-10-26 08:16
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 --(法)丹纳 有这样一个群体。 他们直接或间接师从于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董希文、吴作人先生等老一辈艺术家,他们受到严格的基本功训练,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造诣,对艺术饱含着崇高的信仰;他们经历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生活坎坷而艰苦;他们有丰厚的艺术积淀和人生阅历,他们的艺术成果充满着时代的气息和民族的特质;他们桃李满天下但为人谦逊低调……他们就是中国第三代艺术家,也是随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第一代艺术家。 1985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部分代表 李秀实艺术回顾展,将向你讲述这一代艺术家的心智与追求。 李秀实先生生于1934年,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师从老一代艺术大师董希文先生。 李秀实先生在大学时期便以作品《万里长江横渡》崭露头角,但锋芒初试的成功不但没有为自己铺平人生的道路,反而成为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节点,给未来的人生和艺术道路带来无尽的艰辛和坎坷。“白专”的苦楚、塞外的凄凉、兴安岭风雪以及孤独的磨砺,将李秀实先生一个人游离于他的师长、同窗与挚友之外,但是,这一代艺术家群体所富有的艺术信仰和坚韧品质,不仅没有磨灭他的心志,反而更激发了他的斗志,从而去度过每一次的困苦和实现每一次的超越,并用毕生的努力恪守那一代艺术家的精神面貌:第一幅打破常规以逆光和着睡衣表现领袖形象的作品;第一幅以自然风光为主题的风景作品竟能入选文革中的全国美展;第一批通过新中国官方出售到美国的中国油画作品;还曾成功策划和主办过我国第一个全国性风景油画专题展,年逾花甲之年,又独自开始研究“墨骨油画”,再一次选择了一个人的艰辛之路…… 60年,一个甲子,李秀实先生与中国第三代艺术家伴随着时代变迁,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60年。 回顾李秀实先生60年的艺术路程,仿佛是他那一代艺术家的缩影。回溯他们的艺术之路,犹如提醇高纯度的艺术结晶,不仅可以使我们更贴近艺术的本源,更可以成为当代艺术的催化剂。 2017年11月至12月,“我这60年--李秀实艺术回顾展”将打开李秀实先生的艺术之门,全方位诉说李秀实先生一个人的群体生活。北京首展将于11月上旬呈现于中国美术馆一层西侧第2、4、6三个展厅,展场总面积1200平方米,展出作品160余幅。三个展厅分别以“60年经典”“黑龙江金秋”“墨骨油画”为主题,全面系统的展示李秀实先生60年各个时期的创作形态。 苍色浩茫的艺术创作 “一个人的群体”生涯 外实中秀的人生品格 策 展 人:墨 白 学术主持:尚 辉 主办单位:中国油画学会、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 承办单位:墨骨艺术基金会 协办单位:雅昌艺术网、墨骨油画学会、北京百雅轩艺术中心、九十九度艺术中心(上海/台北)、客艺廊 媒体支持:HI艺术、艺术家(台湾) 展览亮点 一,李秀实先生的成名作《万里长江横渡》将在沉寂近60年以后,再次与观众见面。此作品首展于1959年,展出后反响强烈,当时几乎所有的国内报刊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美术》《中国青年报》均对这幅作品作了介绍,中国美术家协会将此作品与众多国内大师叶浅予、蒋兆和、傅抱石、关山月、于非闇、董希文、艾中信、古元、黄永玉等的作品并列为当年优秀作品。《万里长江横渡》长3.9米,将陈列于中国美术馆一层第2展厅中心位置,再现作品磅礴大气的风貌。 万里长江横渡、130cm×390cm、油彩·麻布、1959年、1959年年度优秀作品(中国美协) 二,展览所展出的作品极其完整。展品中除了向藏家借回30幅藏品,还特别向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借回《疾风》《北疆秋阳》《过去·现在·未来》《晨》等李秀实先生早期代表作品。比较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原因,李秀实先生收藏于国外的作品没能参展,如第六届全国美展的获奖作品《蜿蜒千秋系列-千秋功过》等,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用微喷的方式尽量将作品呈现给观众,以期待作品系列的完整。 过去·现在·未来、100cm×185cm、油彩·麻布、1978年、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84)、中国美术馆收藏 疾风、70cm×140cm、油彩·麻布、1976年、第五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78)、中国美术馆收藏 蜿蜒千秋系列-千秋功过(微喷)、194cm×185cm、油彩·纤维板、1976年、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1984)、美国GHK石油公司收藏 三,展览还对李秀实先生的创作脉络进行了梳理与呈现。如从《太平沟速写》到《黑龙江金秋》到《北疆秋阳》再到“墨骨油画”十余年的演变过程,可以使观众清晰的了解到“墨骨油画”的创作背景和李秀实先生的中国画情节;另外,作品还包括7.3平方米的大尺幅“墨骨油画”新作和仅10厘米的“巴掌速写”,以及《幸存》《霜降》《岁月》《金石梦语》《甲骨遐思》等李秀实先生早期代表作品和墨骨油画作品,以期待全方位还原李秀实先生的艺术脉络。 霜降、100cm×94cm、油彩·麻布、1981年、四人作品联展 (1981)、法国春季沙龙大展(1982) 岁月、100cm×94cm、油彩·纤维板、1981年、四人作品联展 (1981) 金石梦语之一、121cm×132cm、油彩·麻布、1987年、中国现代油画展(1987美国) 山居辑系列--谷雨、80.3cm×100.8cm、油彩·麻布、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1999) 山居辑系列--向何方、65cm×80cm、油彩·麻布、2016年、当代精神-李秀实与墨骨油画作品展海报图(2016北京) 四,策展方还特别耗费了近3个月的时间,整理了李秀实先生大量的创作草稿、历史照片等历史资料,力求为理解和研究第三代艺术家群体的艺术历程提供一手的参考资料。如《万里长江横渡》的写生稿、光线练习稿、人物素描等,还有画毕业创作《晨》时全部的素描稿、色彩稿和为人物组合画的每个人物等,更有《时代的春天》这幅作品仅残留的毛泽东头像的局部和色彩小稿。历史照片更是丰富多彩,如李秀实先生在回忆董希文先生教学一文中所提到的课堂习作,我们居然找到了当时董希文先生摆模特时的照片,还有如《幸存》的石俑原型和《过去·现在·未来》开江后冰水交融的场面等,最有意思的就是有一张在武汉长江口的照片,这张照片上不仅有写生的原型场景,还有写生的画面和李秀实先生作画的情形…… 1959年李秀实先生在《万里长江横渡》展览现场 1963年董希文先生课堂现场和作业 作品《幸存》和石俑原型 学者说 邵大箴: 中国画论中有法与无法的辩证统一和我有我法的见解,以及西方油画语言的现代趋势,给予他一无反顾的探新勇气。他的画即保持了油彩语言的质感量感的厚重和力度,又具有传统中国艺术写意的情趣格调。这些兼具学术探索性与观赏性的创作,无疑是当代中国油画领域的奇葩。 李 松: 墨骨油画是对油画技法的宝贵丰富和发展,日后人们终会理解和认识其创造性的价值。 詹建俊: 我很喜欢他最近的画,最近的画里面这种艺术家的精神状态,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好,很有创造性,应该说是他一贯的精神、不停的探索的一个成果。 闻立鹏: 以线融入色彩画面的尝试,由来已久,马蒂斯等西方艺术家不乏成功之作,中国油画家自20世纪20年代起也不乏试验探索的成果,但如李秀实这样使墨线公然闯进色彩王国,并且反客为主,基本上以线的结构与律动主导,统领画面而能取得和谐的艺术效果的,尚不多见,这是墨骨油画的独特之处。 尚 辉: 刘海粟先生在30年代就直接把石涛和后印象派进行对比,认为石涛和后印象派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刘海粟先生一生在画油画的时候,力图把中国绘画用笔的技巧和油画结合在一起,今天看到李秀实先生的作品,我觉得得到一种世纪的回应。 展览信息 北京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一层第2、4、6展厅 展览时间:2017年11月2日至12日 9:00-17:00(周一闭馆)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1号 开幕式:2017年11月3日 14:00 中国美术馆一楼方厅 学术研讨会:2017年11月3日 15:00 中国美术馆七楼报告厅 学术主持:尚 辉 (《美术》社长兼主编) 上海展览地点: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一层 展览时间:2017年12月6日至23日 10:00-17:00(周一闭馆) 地 址:上海市长宁区金珠路111号 开幕式:2017年12月8日 14:00,展览现场 “我们这六十年”分享会:2017年12月8日15:00,展览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