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届西部少数民族青年美术家高研班赴内蒙古采风写生2017-06-20 06:48
为进一步提高西部少数民族高研班的创作水平,拓宽青年美术工作者的创作视野,在中国文联、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的支持下,6月4日至12日,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第六届西部少数民族青年美术家高研班采风写生团”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东乌珠穆沁旗)采风写生。写生团由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胡振民,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张道兴,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杜军,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部副主任孙同和,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教授孙志钧、院长韩振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人物系主任刘金贵,江苏省扬州市国画院院长安玉民等美术家,12名高研班(中国画专业)学员,以及数名媒体记者组成。 6月7日,采风团走进乌兰五台参加蒙古族最具特色的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蒙古语,“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等竞技娱乐项目,这些项目是体能和智慧的较量、速度和耐力的比拼,弓箭手的沉着冷静,赛马手的驰骋飞扬,摔跤手的机敏耐力,种种表现都让各位艺术家们按耐不住手中的画笔,通过画笔将生动的人物形象与民族风情表现出来。 刘大为主席在那达慕大会上画速写 刘大为主席授课 杜军副秘书长主持授课 6月8日,采风团迎来本次写生中最重要的一天,第六届西部少数民族班的学员及同行的老师一起观摩刘大为主席的人物写生课。写生课上,刘大为主席首先从三个方面强调了写生的意义,一是通过写生可以提高技法、技巧,直接有效地提高眼、手、脑的配合和协调能力;二是通过写生深入到生活中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通过写生,在生活中发现创作的素材;三是通过写生建立自己与对象感情上的交流,从而激发创作中的灵感。讲座结束后,开始了现场示范人物写生。刘大为主席的示范使在场的老师与学员们受益匪浅,尤其是少数民族班的学员们非常珍惜这次观看刘大为主席做范画的机会,他们表示“能观看写生全过程是一件非常难得是学习机会,能系统地听主席讲写生创作也是非常好的一次经历”。这次的人物写生示范解决了青年美术家一些习艺阶段的困惑,为草原写生打开了思路,也为今后的美术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知识储备。刘大为主席谈到,中国美术这几年一直关注中青年的美术创作,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中青年的美术创作,这几年美协持续组织西部少数民族的学习,把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的美术人才作为培训的重点。今年,第六届少数民族班来到锡林郭勒大草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采风写生学习的机会。内蒙古具有悠久的历史,有丰富物产和具有特色的人物形象,这些元素都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素材。更重要的是内蒙古地域辽阔,从西到东有草原、沙漠、林区,丰富多彩的生活是我们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源泉,所以,内蒙古是一个非常适合青年美术家采风写生的地方。“草原生活”主题性创作多次出现在美术、音乐、戏剧等创作中,艺术形式多样,中国美协组织青年艺术家来到内蒙草原写生,到实践中学习,深入生活,深入到人民中去,通过写生了解当地民俗生活,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 张道兴老师授课 张道兴老师谈到,本次中国美协组织艺术家与西部少数民族班的学员一起来到内蒙古写生,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通过几天的写生活动,使学员深刻体会到了写生的意义所在,写生的价值远远不在于写生的本身,而是通过写生可以催练个性、面貌,体会到转形,体会到本质,甚至体会到抽象意识。写生不是外来的,中国早就有了写生的意识,当下的中青年美术家要带着思考到生活中写生,通过写生的手段,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用什么样的形式去表现,这是青年美术家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韩振刚院长写生 韩振刚院长谈到,西部少数民族高研班是以培养西部地区美术人才为目的,进一步推进西部地区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几年来,首都师范大学一直与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紧密合作,为把西部民族美术事业做好、做强而努力着。第六届少数民族班的学员是经过层层选拨而来到北京学习,他们有一定的绘画基础,有些学员在创作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但是,既然来到北京学习,我期盼着他们的创作要有一定的提高。通过学员们赴山东峨庄、内蒙锡林郭勒大草原的两次写生活动,还是可以看到他们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自我突破。同时,我也反复与学员们强调,学习绘画,我们应该学习传统,但不可死搬硬套,要学会融会贯通。比如画山画树,古人总结出了许多成系统的笔法、皴法,但我们出来写生,重要的是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这些才是最珍贵的,也是我们写生时必须把握的要点,而非一味地将传统的笔法、皴法“套路”带到写生中去。写生就得忠实于现场的感受。 安玉民院长授课 安玉民院长谈到,通过中国美协组织的这次写生活动,不仅了解了少数民族特色风俗,深深体会到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尤其是经过几天与刘大为主席等艺术大家的朝夕相处,与随团高研班学员的接触交流,受益匪浅,感触良多。写生的过程中,大家配合默契,老师做起辅导非常随和,年轻人渴望学习也非常谦虚,各项活动有声有色,既为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加油鼓劲,也为促进交流互动带来很大影响。 学员在写生 学员在写生 学员们也纷纷表示,“本次采风写生活动,又一次近距离接触我家乡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这里是历来过着游牧生活而闻名号称马背民族的地方。这次很荣幸,中国美协刘大为主席亲自带领我们来这里写生,近距离接触看老师作画和聆听老师这么多年写生经验的讲座,收获很大。从第一天开始位于乾隆年间贝子庙到西乌珠穆沁乌兰五台的短短的几天内,刘大为老师示范了20余幅草原风景和穿着蒙古袍的人物写生,又一一的讲解作画过程,解答学员们写生中遇到的难题。通过短短几天的学习,使我们在创作方面和文化认识方面取得了双丰收。少数民族学员们零距离接触大草原、善良、好客的蒙古人后,画出了不少好作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所以我们要努力提升本专业水平,创作出本民族文化、民俗方面的优秀作品展现给大家”。“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英雄儿女,他们拥有草原一样博大的胸怀和善良淳朴的心,这里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是无数艺术工作者的乐园。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写生和素材凝练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感受,收获满满。随行的所有学员也因这次活动加深了相互之间的感情,各自的脸上都展现出了锡林郭勒草原一样美丽的笑容”。 合影留念 写生团在采风写生的同时,还参观了锡林郭勒盟博物馆、西乌旗男儿三艺博物馆、东乌旗博物馆,看着眼前的展品,我们仿佛可以看到推着勒勒车、赶着牛羊的一队人马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定居到这片草原。尤其是来到非遗展厅,被非遗文物所震撼,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智慧,这也是他们之所以在草原上幸福生活的原因。草原辽阔路漫漫,写生团乘坐的大巴车上持续播放着蒙古族的歌曲,望着窗外的风景,听着悠扬的歌声,采风团员们与蓝天、白云、草原融为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