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境艺术网
作品搜索

首博"大圣来也" 2016年五大临展展示馆藏精粹

2016-02-16 10:25来源:中国美术馆

  2016年2月1日,距离丙申猴年春节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首都博物馆举行了“文物品鉴暨2016年新春媒体见面会”,介绍了春节期间首博重要的惠民活动,并邀请媒体提前探班《大圣来也》猴年生肖特展。

  首都博物馆镇馆之宝“水月观音”

  媒体见面会上,首都博物馆特别将镇馆之宝“水月观音”放落于会场前台正中央,供媒体品鉴。这尊“水月观音”是元代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首都博物馆馆长助理、研究馆员武俊玲现场讲解了这尊观音像的鉴赏知识,“当我们观赏一件文物艺术品的时候,首先需要观察的是它的造型,其次才是胎质、纹饰、釉色、表情等其它细节。这件观音瓷塑像高67厘米。菩萨像头戴宝冠,宝冠上有小化佛,已残。额头宽阔,双目微闭,端庄慈祥,气质高雅。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臂放在右膝上,神态优美,这种姿势的观音一般称为水月观音。观音上身穿袈裟,下身着长裙,胸前及衣裙上饰联珠璎珞,手腕戴臂钏,全身装饰十分繁缛。通体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胎质洁白细腻。”

  据了解,“水月观音”平时放置于首博“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的元代展厅内,有兴趣的观众朋友可以前去亲自观赏这座观音像的尊容。

  博物馆里过大年——大圣来也

  文物鉴赏环节之后,首都博物馆党委书记白杰引领媒体提前探班了首博特别策划的《大圣来也》猴年生肖特展,这也是首都博物馆“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展的第九个年头。据了解,展期将从2016年2月2日持续到2016年3月13日。展览通过43件首都博物馆的藏品及12副上个世纪50年代-80年代的“西游记”经典新年画,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猴形象,介绍猴的典故与故事,解释由猴引申出的诸多文化内涵。

  记者在现场发现,为配合新年氛围,除展览内容之外,首都博物馆的设计人员遵从展览主题,呈现了一种不同于往年的更为灵动活泼的形式风格。不同于往年单一的红色,此次展览整体以金色和红色两种色调为主,配合灰色的过渡色,将年的喜庆与生肖猴的灵动表现出来。同时,展览还搭配了装饰性的元素,水墨画中猴形象的剪影和戏曲脸谱中猴面部特写造型的运用,符合猴好动的特性和猴子与人无异的各种表情的形象,传达了展览所要表现的猴性与人性的主题。此外,展览按照戏曲脸谱的猴脸造像来规划整个展览的分区和展线,从展览形式的角度对猴文化进行了另一种方式的解读。

  此外,与猴主题相关的春节特展还将在中国澳门和非洲的毛里求斯展出,为那里的海外观众带去首博的新春祝愿。

  2016年首博五大临展 展示“馆藏精粹”

  猴年生肖展 时间:2月至3月。首都博物馆连续第九年举办生肖文化展,推出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此次猴年生肖展的主题为“大圣来也”。《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形象,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本展览以“猴性——猴的神性——猴的人性”为线索,通过本馆馆藏猴形象文物,充分利用图片、文字、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展示中国生肖猴文化的发展脉络。

  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 时间:3月至6月。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其事迹在殷墟甲骨卜辞有较多记载,尤以巾帼英雄形象而闻名。妇好墓是目前已发掘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出土了多达1928件随葬器物,在中国考古史、殷商史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2016年值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之际,首都博物馆将首次在国内推出妇好专题展,展出文物412组件,包括青铜、玉器、骨器、陶器(部分器物属首次公开展出),向观众介绍这位王后、母亲、女将的传奇人生,进而呈现三千多年前的殷墟古都文化与商代文明。

  大元三都展 时间:9月至12月。 13世纪,随着蒙古民族的崛起和大元王朝的建立,结束了中国自唐代以来的大分裂局面。元代先后建立了三个都城——元上都、元大都和元中都。三个都城在中国都城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元上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即是三都价值的见证。北京是元大都所在地,2016年是元大都建成740周年,首都博物馆以元大都、元上都、元中都的选址与建设为切入点,举办该展,既为广大观众提供一次深入了解元代历史文化的机会,也为专家、学者研究元代历史文化、元代都城等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燕京八绝展 时间:7月至10月。在北京863年的建都史中,各地手工技艺的精华汇聚到首都,经过不断的融合与升华,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极具“京作”特色的宫廷艺术品,直至清代达到了中华传统工艺的高峰。其中,玉雕、牙雕、景泰蓝、雕漆、花丝镶嵌、金漆镶嵌、京绣和宫毯这八大工艺门类是清宫御用的翘楚之作,被后人赞誉为“燕京八绝”。该展将通过展示“燕京八绝”工艺发展的历史文物、近现代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并配合现场互动形式,向观众讲述“燕京八绝”的前世今生。

  故宫养心殿特展 时间:9月至2017年2月。养心殿坐落于紫禁城后部乾清宫西侧,是清朝最高权力中心所在地,也是清代帝王使用时间最长的勤政燕寝之所,清朝曾有十位皇帝先后在养心殿居住执政。养心殿主体建筑是明代官式建筑的遗存,内部格局和陈设虽根据不同时期有所变化,但仍然保留着清代雍正皇帝以后各个不同时期的原状陈列,是研究清代工艺美术发展及清代帝后理政及寝居状况的珍贵史料。养心殿内现存各类室内外陈设1890件,涉及铜器、玉器、瓷器、木器、书画、古籍等,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

  在故宫养心殿进行修缮保护和闭馆期间,该展选取其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与陈设,按建筑功能划分,并借助场景复原、模型、多媒体等手段,集中展示养心殿所蕴含的政治、历史、文化与艺术。